教育部:全国小学净入学率提高到99.9%以上
中新网6月21日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21日介绍,教育2012年—2021年,部全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从99.85%提高到99.9%以上,国小高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学净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辍学实现了动态清零,入学长期存在的率提辍学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连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教育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部全权利,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5%。国小高
资料图:学生在教室内上课。学净 泱波 摄教育部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入学会上,率提吕玉刚就义务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做介绍。教育他指出,部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现有20.7万所学校、国小高1.58亿名学生、1057万名教师,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学段最长、人数最多的一个学段。办好义务教育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义务教育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仅用10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实现了县域基本均衡发展,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第一,坚持优先发展,义务教育重中之重地位凸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先后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并从布局规划、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学校管理、质量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等优先保障义务教育,2012年—2021年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从1.17万亿元增加到2.29万亿元,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省、市、县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义务教育工作,全社会重视支持义务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第二,巩固普及水平,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
教育部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健全控辍保学联控联保长效机制,加强跨部门数据比对和精准摸排,挂牌督战重点地区,确保辍学学生能够找得到、劝得回、留得住。2012年—2021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从99.85%提高到99.9%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辍学实现了动态清零,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连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5%。2021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9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54.1万人,增长142.8%。
第三,强化政府责任,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坚持政府举办义务教育,强化各级政府投入责任,逐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建立起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2—2021年,小学生均经费支出从每生每年7447元增至14458元,初中生均经费支出从每生每年10218元增至20717元。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经过多次提标,达到东中西部统一的小学650元、初中850元的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7000元。“两免一补”实现城乡学生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实现应助尽助。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700万名农村学生,受益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从2012年的70.3%提高至2021年的86.7%。
第四,实施重大项目,学校办学条件根本改观。
坚持补短板、兜底线,实现“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重大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000多亿元,带动地方投入超过1万亿元,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等突出问题,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2012年至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从3.7平方米增至5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占地面积从7.3平方米增至8.2平方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从727元增至2285元,互联网接入率由25%提升到近100%,大班额比例由17.8%降至0.71%。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危房、大通铺等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许多中西部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最好最安全的建筑在学校”得到了群众的公认。
第五,夯实立教之本,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高。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提升了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职工编制配备标准,实行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十年来,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数由909万增至1057万,增加了148万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由47.6%提高至77.7%,总体上满足了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健全教师培养补充机制,通过“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退休支教等多种渠道为中西部农村补充了大量优质师资。建立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动优秀骨干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强化能力素质培训,“国培计划”累计培训校长教师超过1700万人次。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支持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43.3万套,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
第六,深化综合治理,学生成长环境全面改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十年来,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不断深化,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实,违规招生行为得到全面规范,择校热大幅降温,入学机会更加公平;健全“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的比例达到90.9%。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双减”工作,大力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减负提质并重,严控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水平,课后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促进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明显减轻。
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优化公办民办结构,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属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出台学校管理标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出台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建成全国统一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生睡眠、手机、读物、考试、体质管理和网络游戏治理,强化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切实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第七,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订《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持续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教育,形成了“开学第一课”等一批有效的德育工作载体,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持五育并举,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大力推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各地各校建立了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实践基地,全面深入推动劳动教育开展。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完善教研工作体系,成立了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改进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服务“停课不停学”、落实“双减”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家校社协同育人,科学教育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观,80%左右的学生学业表现达到中等以上水平。
这十年的改革发展,不仅整体提升了义务教育的办学水平,也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提升了国民素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重要贡献。
吕玉刚表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部署,一手抓持续巩固基本均衡发展成果,一手抓大力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持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为到203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综合)
- ·“大多数国家没有跟随美国,相反已有十几个国家申请加入”
- ·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专项核查今日开始
- ·退市常态进行时!中办国办发文: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从严从快从重查处欺诈发行、操纵市场违法案件
- ·“气荒”下全球转向煤炭 2021年电厂碳排放跃至创纪录水平
- ·20cm涨停,叕叕创新高!这个题材大爆发,“从0到1”,业绩高增长概念股名单出炉
- ·连续5日获得北上资金净买入 通策医疗午后触及涨停
- ·美国NHTSA将审查小马智行?公司回应:将依照流程进行配合
- ·文旅部:5月份“中国旅游日”旅游惠民月活动,号召各地推出惠民措施
- ·N型光伏商业化元年轰轰烈烈 TOPCon电池率先突围
- ·联合国官员警告:全球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粮食危机
- ·维护公平竞争司法如何作为
- ·民生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余额95.74亿 地产行业仍处风险释放阶段
- ·武大靖将拍卖金墩墩,所得善款将用于“希望工程”冰雪运动推广
- ·广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见到更大成效 切实筑牢广东“三农”基础
- ·今年CBA全明星周末将开放观众入场
- ·中国城商联城更委秘书长黄玺庆:模式转变 城市更新进入第二赛段
- ·易方达张清华:企业的定价需要不断地审视变与不变 2022年将以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以获取票息收益为主
- ·教育部: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 ·创始人沈晖微博停更两个月,销量低迷的威马如何赶路?
- ·俄军宣布为配合和谈减少基辅方向军事行动 美拆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