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打不打价格战?顺丰控股颇为尴尬!

打不打价格战?顺丰控股颇为尴尬

时间:2025-07-05 19:16:24 来源:动之以情网 作者:焦点 阅读:327次

来源:斑马消费

快递业刚因为业绩集体回暖兴奋了没几天,打不打新的格战尴尬苦战可能又要开始了。

10月20日,顺丰A股4家快递公司、控股、打不打、格战尴尬披露了9月经营简报。顺丰最大的控股看点在于,顺丰似乎又动起了价格战的打不打心思。

9月份,格战尴尬顺丰控股(002352.SZ)速运物流业务单票收入16.05元,顺丰同比下降5.81%,控股打破了这个指标自去年11月以来的打不打正向增长趋势。

单票收入下降,格战尴尬即便公司业务量同比增长8.73%至9.59亿票,顺丰上个月速运业务的营业收入也只增长了2.45%,为153.94亿元。

2019年年中,顺丰控股发起价格战。从当年6月开始,其单票收入连续29个月同步下降。一顿操作猛如虎,把公司的单票收入从23元以上,干到了16元以下。

当快递业务总量增速不断下滑,行业从增量切换到存量时代,在商务件领域的统治地位,已经无法满足顺丰的发展需求,向市场空间更大的电商件领域进攻,便成了顺其自然的选择。

面对生存危机,护城河相对更浅的四通一达,只能仓促应战,价格战全面爆发。

2020年,快递行业的平均单价硬生生被打至10.6元,同比下降10.2%,创下7年以来的最大跌幅记录。

混战之下,多败俱伤。韵达股份业绩下滑,申通快递(002468.SZ)亏损,始作俑者顺丰控股,也付出了2021年Q1业绩暴雷、股价暴跌的代价。

去年下半年,在监管层的干预下,零和博弈中的快递巨头们,终于扛不住各自的业绩压力,一起收手,价格战告一段落。

于是,今年以来,快递行业的业绩恢复持续深入。今年前三季度,圆通速递(600233.SH)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388.25亿元、27.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27.12%和190.47%;顺丰控股预计盈利44.20亿元-45.70亿元,同比增长146%-154%。

前几年的价格战,让顺丰在市场份额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19年-2021年业务量分别为48.3亿票、81.4亿票、105.5亿票,整体增速远超行业均值。一度让公司的业务规模超过申通快递,短暂摘掉了六大快递公司业务量垫底的帽子。

但是,以价格优势获取的业务量,并不存在渠道惯性。对于掌握了快递业务量入口的电商公司们而言,一分一厘的价格即可差之千里。

去年11月顺丰的单票收入开始正向增长后,其业务量增速立马就开始下滑,从去年年初的60%下降至现在的10%以内,部分月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所以,顺丰控股现在面临的抉择是:不打价格战,在业务量上会被打回原形,最终的结局是,自己付出巨大代价的价格战,白打了;如果继续打价格战,可能会让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续受损。

9月份的单票收入下滑,或许又是一次试探性地点燃导火索。顺丰控股的战略方向,还要观察接下来几个月的数据表现,特别是11月的电商旺季。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目前顺丰的单票收入已经低于16元了,降价空间还有多少?

这几年的以价换量,让顺丰控股速运业务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17.42%下降至2021年的12.37%。公司从物料、人员成本等层面着手,向内挤出利润,才算稳住了基本盘——今年以来顺丰屡次因丢件引发争议,或许就是这种内部高压的溢出效应。

如果继续打价格战,顺丰控股的业绩怎么办?相较于上一次,当下的顺丰,似乎多了一手准备。

嘉里物流等加入“顺丰系”之后,公司的供应链业务发展迅速。今年前三季度,顺丰控股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674.09亿元,同比增长662.37%,已经成长为公司速运业务之外的第二曲线——仅这项新业务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四通一达中的任何一家。

以速运业务引流,靠供应链业务实现增长和盈利。如果将来顺丰的策略按照这样来发展,那么,竞争对手的压力就太大了。

上一轮价格战,直接挤垮了当时的百世快递,导致这家公司在去年下半年被极兔速递收购。

如果行业竞争继续激化,甚至是价格战重燃战火,将把谁挤到悬崖边? 

原本以为是深陷亏损泥潭的申通快递。但是,申通今年业绩表现亮眼,特别是Q3,各项指标全面回暖,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6%,简直是行业内最靓的仔。

反倒是此前的行业增长王韵达股份(002120.SZ),最近半年少送了5.59亿单,业务量下滑5.97%,在A股4家快递上市公司中表现最差。

后起之秀韵达,早年通过价格战,在圆通申通和顺丰的夹缝中崛起。如今,它却在新一轮价格战后,进入了掉队者的行列。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北京地铁推出数字化早餐车,热乎实惠的包子豆浆受欢迎
  • 中概股周二收盘多数下跌 每日优鲜跌超14% 趣店跌超10%
  • 映客出事了?公司辟谣:网传视频与我司无关
  • 中信证券拆解特斯拉研报遭质疑!配图水印留痕迹:部分内容摘自他人文章未注明,还疑似存在多处错误?
  • 回复关注函 国立科技又出信披疑点
  • 损失认定成庭审焦点 鲜言案投资者胜算几何?
  • 广东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裴光:以“真创新”驱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 “持久战”落幕!Spirit Airlines与捷蓝航空达成38亿美元收购协议
推荐内容
  • 贵州茅台首次单独披露茅台酒经营数据,释放什么信号?
  • 推动重大项目和金融机构对接 上海102个项目获授信3366亿元
  • 美国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0.9% 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值
  • 雪碧宣布:永久放弃绿瓶!网友:雪碧变雪白,60年的青春没有了…
  • 证券日报: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 全国8.2万个社区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