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澎湃新闻社论:对“野鸡大学”,斩草还要除根!

澎湃新闻社论:对“野鸡大学”,斩草还要除根

时间:2025-07-05 21:05:01 来源:动之以情网 作者:热点 阅读:320次

原标题 【社论】对“野鸡大学”,野鸡大学斩草还要除根

又见“野鸡大学”。澎湃7月10日,新闻一所只有网站没有实体的社论“河南传媒大学”,经澎湃新闻报道后,对斩其网站已被下线。草还除根

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会通报“野鸡大学”名单并予以取缔,野鸡大学但其似乎从未彻底淡出公众视野。澎湃骗人钱财、新闻误人前程,社论“野鸡大学”的对斩危害不言而喻;另一方面,“野鸡大学”的草还除根伪装手段也并不高明,无非是野鸡大学通过与正规高校相似的名称混淆视听,或是澎湃抄袭高校简介,盗用其图文。新闻所谓“河南传媒大学”的官方网站,就照搬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广西艺术学院官网。

对于如何分辨“野鸡大学”,有专家早已总结出“三看原则”:看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名单、看当地教育部门最新公布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文件、看网站域名后缀是否为“edu.cn”。“河南传媒大学”的网站网址,就不是国内高校标准使用的“edu.cn”教育类机构网址。可见,只要广大同学与家长多加留心,不难证伪。

既然如此,为何“野鸡大学”依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违法成本偏低,一些“野鸡大学”的网站建立不过需要几小时,即使被封禁、取缔,只要换个马甲和域名就能“东山再起”;其次是部分“野鸡大学”把网站服务器或IP地址设置在国外,给有关部门的查处提高了难度;另外,对“野鸡大学”的打击也有待形成合力——“野鸡大学”该由教育部门查处,还是公安机关或市场监管部门打击?有待进一步明确分工、细化责任。

“河南传媒大学”的曝光,就是因为多位网友向澎湃新闻反映,在河南省内此前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一所大学。但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网友的爆料,“河南传媒大学”会不会至今仍然在虚假招生,招摇撞骗?说到底,监管部门主动作为、查处手段更为有力,才能不给骗子们可乘之机,不给“野鸡大学”生存的空间。

当然,“野鸡大学”的屡禁不止可能也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且不说升学、求职、就业,就是晋级、升职、考核等等,一张光鲜亮丽的文凭和学历都是必不可少的硬条件。一些职场打工人想在学历上进一步提升,一些高考失意的学子把野鸡大学当作“救命稻草”,由此形成了“愿打愿挨”的畸形局面。

提高学历没有捷径可走,无论是脱产还是在职学习,都要扎扎实实下硬功夫,不能走旁门左道。每年高校招录期间,相关教育部门也会发布提醒,广大学子切不可看到一些“轻松拿学历”的虚假宣传就头脑发热,信以为真,丧失了警惕。

如今,“人人喊打”使“野鸡大学”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被压缩,国内主流搜索引擎已经将大多数“野鸡大学”的校名检索做了特别处理,多数被曝光的“野鸡大学”网站也已无法正常登录。

但是,斩草还要除根。一是要从制度设计和技术角度上彻底封闭“野鸡大学”的生长渠道,加大打击和惩治力度,防止其死灰复燃;二是要加强对考生及家长的引导,提高他们对真假院校的识别能力,培养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当“河南传媒大学”们找不到“客户”,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消亡了。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加密货币史上最大破产案背后:FTX“病入膏肓”,上百亿美元“窟窿”无望填平
  • 确保市民生活必需品运得畅供得上送得到!李强检查物资保供,要求用好市场力量
  • 法媒:瑞典通胀率达30年来最高水平
  • 外交部: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 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 FF:2022年第三季度运营亏损约8100万美元 公司总资产5.41亿美元
  • 3000亿白酒龙头一度涨停!地产茅、酱油茅也大涨
  • 中国太保:一季度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1487.32亿元
  • 美媒:特朗普说“我可能是最诚实的人”,台下爆发笑声
推荐内容
  • 上交所暂停异常交易行为投资者账户交易,天鹅股份一字跌停
  • 第一上海:维持郑煤机买入评级 目标价12.63港元
  • 改革首单落地!又一银行获批开业,注册资本50.25亿元!
  • 中金资管部负责人冯平被监管谈话 公司年底至今已有六人被“喊去谈话”
  • 开盘:美股周二高开 百思买股价大涨
  • 杨晓和任海南省委常委、儋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