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燕窝延年益寿?“燕窝第一股”燕之屋深陷虚假宣传“泥潭”
吃燕窝延年益寿?吃燕“燕窝第一股”深陷虚假宣传“泥潭”
未来网北京6月2日电(记者 黄佳)近日,“女明星景甜因违法广告代言被处罚”风波未平,窝延窝第另一女星赵丽颖代言的年益泥潭燕窝品牌“燕之屋”也因涉嫌虚假宣传等问题被证监会问询,登上舆论的寿燕深陷风口浪尖。
4月22日,股燕证监会官网披露了多达57条的虚假宣传《燕之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以下简称《反馈意见》),其中提出了公司燕窝产品是吃燕否具备营养价值、产品是窝延窝第否涉嫌虚假宣传、公司是年益泥潭否通过大量广告营销支撑业绩等多个问题。
据悉,寿燕深陷有着24年发展史的股燕燕窝品牌燕之屋,于去年12月披露了招股说明书,虚假宣传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吃燕眼下,窝延窝第正处于其冲刺国内“燕窝第一股”的年益泥潭紧要关头。然而,从证监会的一纸问询来看,想以燕窝这一“东方珍品”闯入资本市场的燕之屋,其上市之路并非坦途。
上市在即,燕之屋因虚假宣传栽跟头?
据了解,作为国内头部燕窝品牌,燕之屋十分注重旗下产品的营销与推广。燕之屋在日前披露的招股书中表示,由于公司主营业务是燕窝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按照行业惯例需要投放大量的广告宣传,以推广公司在市场上的品牌与知名度。
5月4日,根据燕之屋更新后的招股书数据,2019年至2021年,燕之屋的广告宣传费分别为1.87亿元、2.37亿元和2.67亿元,分别占当期销售费用的60.84%、74.93%和68.37%。
图源:燕之屋招股书然而,向来重视宣传推广的燕之屋,如今却“栽”在“虚假宣传”“夸大宣传”上。
据悉,4月22日,证监会官网发布《反馈意见》,对燕之屋日前披露的招股书展开问询,其中对燕之屋的董事长个人负债、产品质量控制、媒体广告宣传等进行了重点提问。
未来网记者获悉,在《反馈意见》中,证监会对燕之屋燕窝的营养价值介绍等相关材料、数据来源、是否有权威出处等问题提出质疑。
同时,证监会要求燕之屋说明是否存在类似媒体广告:燕之屋先前的代言人刘嘉玲曾表示自己保养的秘诀是“吃燕窝只选燕之屋碗燕”,称自己“每天吃一碗燕之屋的碗燕”;在一些宣传燕之屋燕窝的软文广告中也曾写到,清朝的皇帝因食用燕窝而长寿,慈禧太后也靠燕窝进行滋补,使得太后年过六旬容颜依旧……暗示燕之屋燕窝延年益寿功效。
针对上述广告,证监会要求燕之屋具体列表说明公司广告等相关宣传材料的具体宣传口径,回答相关宣传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合规风险、公司是否因此受到行政处罚等问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证监会的上述疑问,燕之屋并未在近日更新后的招股书中予以回应。
对此,未来网记者联系了燕之屋相关负责人,了解其是否针对证监会的相关质疑作出回应,并制定处理措施,但截至发稿前,尚未获得燕之屋方面的任何回复。
事实上,这并非燕之屋首次面临虚假宣传质疑。据媒体报道,2021年,在燕之屋发布的碗燕广告中,使用了“听说怀孕吃燕窝比较好”“孕妈可以放心吃”等诱导性宣传标语;某电商平台上的“燕之屋官方旗舰店”曾发布的一张燕窝功效说明单也显示,食用燕窝可以将备孕夫妻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有助受孕,能够增强孕妇免疫力,避免孕期生病、平衡阴阳,还具有使宝宝“更强壮”“更聪明”“更漂亮”等功效。
据悉,燕之屋的即食燕窝并未拥有药品、保健食品的批号,其经营食品类别仅为“罐头、饮料”。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贝贝对此曾表示,燕之屋燕窝的经营食品类别为“罐头、饮料”,却一直宣传其“对身体好”,有很多功效,该行为可能会触及《广告法》第28条内容,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
不止燕之屋?燕窝行业屡陷争议
近年来,随着各年龄段消费者对养生保健、滋补营养的需求日益提升,以燕窝为代表的滋补品开始向更契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方向转变,逐渐推出更为便捷的食用产品,渗透至“寻常百姓家”。
此前,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燕窝市场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燕窝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国内燕窝消费市场规模达到400亿元,年增长率为33%,近两年,燕之屋、小仙炖、等品牌的燕窝受到了较多消费者青睐。
图源:燕之屋官方旗舰店截图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曾公开表示,“整个燕窝行业的规模实际并不算大,燕之屋在燕窝行业也并未占据绝对优势,但如果燕之屋能顺利上市,可以提升资本市场对这一细分领域的关注。”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向未来网记者表示,“总体来说,燕之屋产品矩阵相对完善,若能成功上市,未来叠加资本效应后,有望在燕窝行业里筑起护城河。”
不过,截至目前,燕之屋并未回复证监会提出的虚假宣传等质疑,何时能够敲响上市钟声,目前仍处于未知状态。
事实上,纵观整个燕窝行业,“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智商税”“无营养价值”等质疑声一直都存在。
据此前报道,早在2011年,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的“毒血燕”事件爆发,彼时,国内叫停了所有海外燕窝的产品进口,燕之屋也终止了当时的上市计划;2018年,燕之屋、同仁堂等品牌的即食冰糖燕窝97%以上的成分是糖水及增稠剂问题被曝光,行业问题凸显;2020年,网红辛巴直播带货“糖水燕窝”事件一度掀起热议。
此外,2021年5月,燕窝品牌的“小仙炖”因旗下产品所用原料、含量等多项指标与其所宣传的产品参数情况不符,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违法行为,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20万元,并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
面对燕窝行业层出不穷的乱象,朱丹蓬指出,或与燕窝行业目前缺乏国家标准有关。“有了国家标准,消费者的质疑、困惑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像燕窝这种传统型的滋补品,整体来说受消费者的认可度较高,对燕窝产品的需求正在稳步提升。从整体来看,燕窝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但仍需要全行业及各个企业的努力与改进。”
作者:黄佳编辑:瞿凯侠
(责任编辑:知识)
- ·华尔街投行裁员潮起:IPO与融资服务不景气“酿苦果” 创建ESG基金成新出路
- ·19.8元五花肉卖32.8元 上海市场监管局查处价格违法行为
- ·中国人民银行于3月29日开展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
- ·碧桂园服务:将推出三款保洁服务机器人
- ·距离全民VR看球,PICO还有多远
- ·中汽协:2022年1-2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396.2亿美元,同比增长15.4%
- ·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以服务新市民等为契机 加快信用卡业务高质量发展
- ·大利好!国务院送超级红包,哪些概念股最受益?
- ·GMO大佬长文警告:美股“超级泡沫”破灭即将上演
- ·门槛大降!南京首轮土拍推20宗地,19幅取消配建租赁住房,其他多项条件放宽「鏖战“两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