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专访:美联储加息负面效应外溢——访美国知名投资家瑞·达利欧 正文
时间:2025-07-06 14:55:2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新华社日内瓦11月20日电 专访:美联储加息负面效应外溢——访美国知名投资家瑞·达利欧新华社记者陈俊侠 徐驰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美联储激进加息负面
原标题:专访:美联储加息负面效应外溢——访美国知名投资家瑞·达利欧
新华社日内瓦11月20日电 专访:美联储加息负面效应外溢——访美国知名投资家瑞·达利欧
新华社记者陈俊侠 徐驰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专访知名美联储激进加息负面效应外溢,美联面效美国造成欧洲面临两难经济抉择,储加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受到影响,息负美元作为重要储备货币的应外溢访吸引力下降。
新冠疫情暴发后,投资为应对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家瑞冲击,美联储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达利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在2020年2月后的专访知名两年里增加了约40%。超量发行货币被认为是美联面效美国美国通货膨胀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高通胀,储加美联储今年以来转向货币紧缩政策,息负连续激进加息。应外溢访达利欧认为,投资仅靠货币紧缩很难从根本上控制通胀。家瑞因为通胀将造成民众购买力下降,而货币紧缩政策则会削弱需求,进而伤害经济。美联储需要折中协调,而非走极端。
他表示,美国政府采取的所谓“友岸外包”、科技行业出口限制等逆全球化政策将持续造成供给受限,导致通胀问题更加顽固。
美联储激进加息外溢效应也影响到欧洲。达利欧认为,欧元区此前尽管没有像美国一样“大水漫灌”般超发货币,但欧洲央行目前也面临加息压力。“美国现在紧缩的力度更大,而欧洲并没有同等幅度紧缩,造成货币贬值,欧洲通胀相比美国更加严重。”
达利欧认为,欧洲央行如果不能跟上美联储加息力度,欧洲将遭遇更严重的资本出逃,欧元也会进一步走低。
自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6次加息且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同时给市场传递今年内还会再次加息的信号。今年以来,欧洲央行已累计加息200个基点。
达利欧认为,欧元区各国财政状况不一,需要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而欠明朗的政策加上原本就不佳的经济状况使市场缺乏信心。货币紧缩政策也使欠下巨额债务的国家偿债困难。
“这置欧洲央行和财政政策决策者于两难的局面:一方面加息可能造成滞胀,另一方面财政扶持又会加剧赤字,政府不得不举债。这对欧洲债券和欧元而言都很糟糕,对欧洲股市和经济也有负面影响。”
此外,达利欧认为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在紧缩货币环境中受创最大,这些国家美元债务负担不断加重。
达利欧预测,未来出于对美元被武器化的恐惧等,美元作为财富储藏手段的吸引力将变得很低。
实控人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通策医疗早盘大跌近8%2025-07-06 14:35
安全进返京,这样做!北京12345多步骤解答2025-07-06 13:40
日本财务省公布7月至9月外汇市场干预数据 9月22日当天动用资金高达2.83万亿日元2025-07-06 13:16
《2022年度中国商旅行业发展白皮书》:合规赋能商旅升级 市场逐步回暖2025-07-06 13:11
净利降63%、存货周转天数超200天、被罚962万 澳优乳业能靠羊奶酪翻盘吗?2025-07-06 13:11
开盘:三大指数小幅低开 冰雪产业板块涨幅居前2025-07-06 12:53
张益唐北大讲座:本质上已证明“零点猜想”,结果可改进2025-07-06 12:51
美媒述评:中国在太空“不再居次要位置”2025-07-06 12:30
心系兄弟刘强东2025-07-06 12:21
仍有平台铤而走险?留给金融产品广告“打擦边球”的空间不多了2025-07-06 12:19
今起进返京人员须落地“三天三检”2025-07-06 14:52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上线理财APP,直销模式能否走出新花样?2025-07-06 14:25
北京多区公布新增风险点位,涉医院、公交、地铁、超市……新划定中高风险区→2025-07-06 14:17
全美为之疯狂!彩票强力球头奖累计至19亿美元,创历史记录2025-07-06 14:04
“豫酒一哥”宋河酒业的跌落史2025-07-06 13:52
加息重压下瑞典楼市继续恶化,未来房价或较峰值降20%2025-07-06 13:35
华创证券:海外白羽鸡引种或持续受限 布局养殖链机会2025-07-06 13:26
麦迪森控股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388.4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2025-07-06 13:05
贾跃亭造的新车又要延期!法拉第未来三季度净亏收窄至1亿美元2025-07-06 12:33
投资机构大变脸!雪湖资本宣布买入瑞幸咖啡 称其为“中国商业史上的奇迹”2025-07-06 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