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商务部公报显示:英国去年在华新设企业数位列欧洲第一 正文
时间:2025-07-06 15:32:1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倪浩】商务部近日发布的《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2》显示,2021年英国在中国新设企业612家,在所有欧洲国家中位列第一位,德国以536家位列第二。英德两国在此项数据上组成了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倪浩】商务部近日发布的商务示英数位《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2》显示,2021年英国在中国新设企业612家,部公报显在所有欧洲国家中位列第一位,国去德国以536家位列第二。年华英德两国在此项数据上组成了欧洲“第一军团”,新设并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企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3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列欧中英之间经贸领域的洲第互相需求非常明显,英国一直保持着对中国投资的商务示英数位热情,然而英国国内尤其是部公报显政界和商界之间存在着分歧和矛盾。
2021年英国实际对中国投资金额为12亿美元,国去仅逊于同期德国的年华16.8亿美元。统计公报还显示,新设截至2021年底,企业英国在中国共设立企业11199家,列欧累计投资流量为275亿美元,均排在德国之后,名列欧洲第二。
数据显示,中国近年来一直是英国企业所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中国商务部11月18日发布的数据还显示,2022年前10个月,英国对中国的投资金额同比增长超过40%,增幅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亚洲的韩国和欧洲的德国,位居第三。
英中贸易协会是英国政府和工商界共同支持的对华经贸促进机构,拥有近千家会员单位。《环球时报》记者于其官网查询看到,该协会11月25日发布的“中英关键事实”的报告中显示,2022年9月,中国为英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在过去的2021年,中国是英国第六大出口国,也是英国最大进口来源国。基于两国贸易、教育、旅游而带来的就业机会达到了11.4万-12.9万。
该协会的这份报告还显示,英国是欧洲国家中最受中国欢迎的投资目的地,2000年到2020年的20年间,中国企业对英国的投资达到了519亿欧元,约440亿英镑。另外,中国学生是英国最大的外国留学生群体,为英国教育部门贡献了21亿英镑,占据其所有收入的7%。2019年,中国赴英国旅游人次达到88万人次,比十年前增长了七倍,这些游客在英国消费了17亿英镑。
英中贸易协会在另一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的报告中指出,对于英国公司,无论大小,中国市场的准入都越来越容易。中国政府广泛的政策优化和投资改革,使得英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英国品牌甚至可以通过跨境电商等渠道以更低的成本进入中国市场。
11月2日,在英国中国商会主办的第五届中英经贸论坛上,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表示,对全球和英国来说,抓住中国发展机遇至关重要。“我们不应该错失机会,而应该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发展。”
无论是中英间的经贸数据,还是英国商业界的观点,都显示出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和投资热土之一对英国工商界的吸引力。而关于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官方宣示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年9月22日,英国时任财政大臣奥斯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表演讲,称“英国可以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我们相信可以在接下来的数年中打造英中关系黄金时代”。 从提出“黄金时代”到近日英国单方面宣布“黄金时代结束”的7年间,英国与中国一直在经贸上保持着稳定增长。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英双边贸易额为785.18亿美元,2021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126.77亿美元。英方数据显示,2022年9月,中国是英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11月28日,刚上任一个多月的英国首相苏纳克首次发表外交政策演讲,其中大篇幅谈到中国。他一方面宣称“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对英国的价值观和利益构成制度性挑战”,同时又称“不能忽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不要使用“冷战语言”,英国要用“强有力的实用主义”对待中国等竞争对手。在英方对华发出一些错误言论后,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指出,中国坚持以自身的发展给世界发展带来机遇,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今天英国面临困境的根源在于自身,不要无端指责中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30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英之间经贸领域的互相需求非常明显,英国一直保持着对中国投资的热情,即使受到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经贸增长的势头一直良好。
崔洪建表示,现在英方在对华政策的表态上一直想模糊或者避开中英之间的经贸合作,而过于强调中英之间在制度或者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并形成将中英关系描述为“越合作越依赖,越依赖越危险”的错误观点。
“现在的问题在于,中英经贸合作的基础和潜力都还在,关键是英国一些人站在意识形态的角度看问题,他们反而认为这种经贸依赖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不过,崔洪建表示,在这一点上,英国国内尤其是政界和商界之间存在着分歧和矛盾,因为商界更看重实实在在的利益,而更反衬出政界观点并非站在商业的角度考虑问题,显得不接地气。
崔洪建认为,“英方日前一番对华言论一方面是迫于国内压力的需要,或者是英国国内各种矛盾和对立立场的相互平衡的结果。但是,基于英国目前的经济现状,它也强调了要务实。因此,有些观点可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不一定非要落实到具体政策上。”
泽达易盛及*ST紫晶财务造假被罚2.4亿 上市两年市值蒸发213亿或被强制退市2025-07-06 15:07
1076万毕业生来了!就业咋解决?人社部发声2025-07-06 14:58
一季度中国黄金产量83.4吨 同比增长12.04%2025-07-06 14:43
乘联会:4月第三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3.0万辆 同比下降46%2025-07-06 14:32
华夏银行上半年不良“双升” 董事长:信用卡阶段性违约有所增长2025-07-06 14:32
嘉悦物产 运用“组合拳” 念好“期货经”2025-07-06 14:30
2分钟读财报 | 云业务营收增长32% 微软第三财季业绩超预期2025-07-06 14:27
河南3家村镇银行曝无法线上提现 背后大股东存失信记录!央行已展开调查2025-07-06 14:23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国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功能有待彰显2025-07-06 14:20
新华制药:H股股份停牌对A股无影响2025-07-06 14:01
亚马逊砍掉在线医疗业务 科技巨头做不好互联网医疗?2025-07-06 15:31
IDC:一季度国内乘用车市场L2级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达23.2%2025-07-06 15:20
外交部:试图在南太地区推行“新门罗主义” 不得人心、不会得逞2025-07-06 15:19
北京昌平区新增2例确诊病例 活动轨迹公布→2025-07-06 15:02
泓德基金苏昌景:打造“基本面+量化”双擎驱动的投资体系2025-07-06 14:34
二手交易平台闲鱼法定代表人再调整:靳科退出,丁健接棒2025-07-06 14:27
德意志银行盘前跌6% 市场担忧经济衰退风险超借款成本上升带来利润率增长2025-07-06 14:22
北京:全市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配送畅通,总体价格呈下降趋势2025-07-06 14:17
寿险业转型回归本源2025-07-06 13:08
长春高新: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0.16%2025-07-06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