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经济日报:长效政策护航生猪稳产!

经济日报:长效政策护航生猪稳产

时间:2025-07-06 03:08:51 来源:动之以情网 作者:娱乐 阅读:547次

经济日报  刘 畅

猪价历来被认为是经济“百价之窗”,生猪生产一头连着群众的日报“菜篮子”,另一头连着养殖户的长效“钱袋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政策去年以来,护航猪价持续波动,生猪生猪养殖遭遇“寒冬”,稳产四川、经济湖南、日报海南等多个生猪养殖大省打出了包含资金、长效保险、政策防疫等在内的护航多套政策“组合拳”。长效且有针对性的生猪政策,确保生猪产能稳定有基础、稳产供应市场有保障、经济疫病防控有成效,可缓解“猪周期”带来的影响。

周期调控应当着眼于长远,防患于未然。本世纪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了5次较大波动,如今已是第6轮“猪周期”。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由去年的过剩渐回正常区间,养殖行业逐渐结束亏损,肉价也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不过,“稳”不代表可以放松警惕,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继续,养殖户的信心依旧处于恢复期,“稳”时更应居安思危。我国长期重视生猪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先后制定多项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政策,并依据生产规律及市场波动,立足中长期规划持续展开跨周期调控。只有用地、环评、金融等长效性政策相继落实,监测预警与形势研判得到加强,才能有效避免生产和价格出现大起大落,避免损害养猪场户基础生产能力,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稳价格关键在于稳产能。“有母就有小,有小不愁大”,稳产能的核心是确保能繁母猪指标维持在相对合理区间。比如,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此前印发了《四川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并将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划分为绿色、黄色、红色3个区域,分别对应不同的调控措施。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生猪产能核心调控指标,关口前移,预调、早调、微调,才能有效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尤其要提醒有养殖意愿的农户,切勿因猪价上涨盲目跟风入场。现有养殖场户更应加强监测,当能繁母猪产能出现异动时,应当主动调整存栏量,规避风险。

高标准、规模化生猪养殖,任重而道远。2021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首次达到60%,2017年这一数据仅为46.9%。目前,全国生猪养殖场系统备案的规模场数量为18万家,他们在产能升级、疫病防控、产品流通等各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加快建立现代化养猪业是有效避免生猪生产大起大落的重要手段和前提,现代化“提速”则离不开土地、环保、资金等各方面政策支持。唯有构建现代化生猪养殖体系,不断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推动现代化畜产品加工流通,才能让产业集中度、竞争力不断提高。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转型已步入关键期,一方面要理性看待市场行情主导下的价格波动,另一方面更应注重稳定行业预期和政策支持。应确保用地、环保、财政、金融、保险等各方面政策全方位发力,给养猪场户明确的政策预期和市场信心,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第八届证券期货科学技术奖励决定
  • 韵达、顺丰“涉疫”事件后,快递业如何保障畅通?
  • 上海市场监管:美团、饿了么等12家大型电商平台在线参加合规警示约谈
  •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分析CPI走势: 三个关键变量大幅推升CPI可能性较小
  • 工信部: 支持更多符合条件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利率和房价的联袂上涨令购房者望而却步
  • 7月长五B发射问天实验舱!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已在这里过大考
  • 瞄准区域供应链 日本电池材料供应商拟翻倍增加海外产能
推荐内容
  • 1900多万补偿款拖延数月仍未支付 荣丰控股业绩承诺方被责令改正
  • 内蒙古4月16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 金融战疫新23条落地:打通物流堵点,托底民生经济
  • 晚间公告热点追踪:泛海控股被要求偿还民生信托22.08亿元
  • 保险版个人养老金“指南”出炉:门槛既抬高又降低!谁入围首批?
  • 美国上市企业盈利预期大幅回落,但能源公司大赚特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