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知网因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屡犯“众怒”未来路在何方? 正文
时间:2025-07-06 14:18:3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焦点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财经网5月13日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近期来,知网不断陷入舆论风波里。不久前,著名作家
炒股就看,众怒权威,知网专业,因涉及时,嫌垄全面,断被调查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立案屡犯
原标题:知网因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未路屡犯“众怒”未来路在何方?何方
来源:财经网
5月13日消息,近日,众怒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知网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因涉
近期来,嫌垄知网不断陷入舆论风波里。断被调查不久前,立案屡犯著名作家、未路编剧陈渐在微博发表长文,控诉中国知网未经本人许可,私自收录其小说百万余字。
知网母公司在“上证e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已经关注到知网的舆情,知网也在进行反思,并研究进行经营模式优化改善,积极进行整改。知网会将相关整改措施择机向社会公开,并做出回应。”
当被投资者问及,公司是否有意将知网服务公益化以满足大量学子的需求。同方股份回复表示,未来在推动科技创新、做好学术传播、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前,知网曾因被赵德馨、周秀鸾教授等起诉,被中科院因千万续订费停用而引发舆论风波,并牵扯出一波“讨伐”热潮。
惹“众怒”之后,知网未来的路在哪?
知网钻知识法权空子?
陈渐发文称,从2008年起,他在杂志《飞•奇幻世界》上连载小说《帝世纪》,共15期,约有百万字,直到近期知网频频深陷舆论风波后才偶然得知,自己的小说未经授权,从2009年起就收录进了知网的版权库,供人浏览下载。
财经网科技在知网检索时发现,陈渐所提到的作品《五陵·帝世纪》在知网共有17条搜索结果,包含了小说一到十四章,外加上部终结尾,每条在知网的平均下载量为100左右。
陈渐称,很多作者认为,自己的文章发表在杂志上,第三方如果和杂志签有合作协议,把文章拿走付费下载,合理合法,挑不出毛病。但是这是个误区,根据著作权法,作者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授权的只是在纸质杂志上一次性发表的权利。如果杂志要授权第三方使用,或者做成电子杂志挂在平台上永久公开浏览、下载,都必须得到作者的另行授权。
他认为,知网就是利用了这个认知误区和灰色地带,和杂志签约,把作者的文章免费拿过来填充自己的版权库。
他要求知网在微博上赔礼道歉,并根据《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中法律有关规定赔偿侵权费用。陈渐表示,他已到公证处保留了侵权证据,聘请了律师,一个月之内没有得到解决,将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与知网见面。
在陈渐公开控诉之后,有不少同行作家、编剧等也前去知网检索,不少人发现自己的作品未经授权被收录于知网。
对此,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付建律师对媒体表示,知网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收录他人文学作品供付费下载,又未向作者支付相应报酬,此举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尽管知网与杂志社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发表在该杂志上的作品版权并未随之转移,如果作者在与杂志社签订的许可使用合同中未明确许可、转让权利的,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
知网屡屡犯“众怒”
近段时间以来,围绕着“知网侵权”的舆论风波一波接着一波。据天眼查数据,知网运营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目前涉及多达1000多个法律诉讼,因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纠纷而被起诉达551条;因著作侵权、侵权纠纷而被起诉达217条。
另外,中国裁判文书网目前已公开六百余起与之相关的民事判决书,其中就包括了与学者周秀鸾、北京超星信息技术等的著作权纠纷。
2020年8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发现自己的100多篇文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录至中国知网,读者需要付费下载,但自己却从未收到过稿费,遂将知网告上法庭,胜诉后累计获赔70余万元。
在中国庭审公开网此前的一场直播庭审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坦言,如果都按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德馨教授200元/千字的标准赔偿的话,知网在库作品大概要赔偿1200亿元。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赵德馨状告知网后,其妻子周秀鸾也选择了维权,法院判决知网单篇文章赔偿周秀鸾2100元到2400元不等。知网以赔“偿金额过高”“不构成侵权”等为由提起上诉。最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驳回了知网的请求,维持一审原判。据统计,二审判决知网累计须赔偿周秀鸾93580元。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还有陈应松、窦应泰、王必胜、蔡建文、唐效英等作家也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对知网提起了诉讼。
付建律师认为,对于作品刊登以后,除了作者声明不得转载的,知网收录以后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否则著作权人可以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要求知网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知网的侵权行为损害到公共利益了,主管著作权的部门可以自责令停止侵权行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根据情节并处罚款;如果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知网未来在哪?
据公开资料显示,知网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和发行渠道,主要市场包括高校、公共图书馆、科研机构、医院、政府、军队、基础教育等50多类科研和学习型行业,共有2万多家机构用户,2千多万个人注册用户,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高校市场的占有率为100%,其他主要市场的占用率为60%以上。
今年4月,知乎一则热帖传言‘中国科学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停用知网 CNKI 数据库’引发了网友对知网运营模式的热烈讨论。
中科院表示,停用消息属实,并将用万方、维普替代知网。
除了中科院之外,从 2012 年至 2021 年的 10 年间,多家高校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使用知网,原因均为知网涨幅过高。例如,2016 年,武汉理工大学发布声明,称 “ 2000 年以来,CNKI 公司(即中国知网所属公司)对我校的报价,每年价格涨幅都超过 10%。”
据中国政府采购网统计,2021年知网采购费用排名第一的高校为北京师范大学,采购费高达198.4万元,第二名清华大学采购费为188万元,仅排名前十五的高校合计就需花费近2200万元。
除了各大高校表示知网收费高,财经网科技发现,一些高校学子为了保险起见,会自己购买知网论文查重的机会,买一次价格几百元不等,为此知网也遭受了颇多吐槽。
“知网已经成了阻碍我国知识共享进程的障碍。知网利用垄断地位进行运营的模式,不但不尊重作者,也不尊重用户,严重损害了知识工作者的权益。”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指出。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财经网科技指出,知网深陷舆论风波,背后的原因确实是与其一家独大、竞争不足的业务态势有关。“数据库平台行业需要明确是事业还是企业性质,再确定符合其性质发展的方向。”
中国文旅创新创业智库丛书总编张德欣表示,知网的行为涉及到学术垄断、学术霸权,它通过自身的垄断地位,并巧立名目收取费用。“知网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关键要做好服务,这种机构商业化太严重对于学术界来说不是好事。”
同方股份最新的年报显示,子公司同方知网2021年营收为12.8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4亿元,同比均有所提升。不过毛利率为53.35%,较2020年下降了0.58%。
成都将出台全国首个算力产业专项政策,每年发放1000万元“算力券”2025-07-06 13:57
北京大兴:一居民核酸初筛阳性 旧宫镇红星楼小区实施封控管控2025-07-06 13:20
LG新能源斥4.5亿美元扩建韩国4680电池产线,预计下半年投产2025-07-06 13:14
道歉信一月后,温州特斯拉车主再发声:内容非原意,对三车主致歉2025-07-06 13:10
上汽通用700亿砸向新技术,欲扭转合资品牌电动车颓势2025-07-06 13:01
公积金首付降至20%?廊坊“又辟谣了”,销售:若是假的,怎么还能网签和贷款?2025-07-06 12:52
确诊病例轨迹涉及北京地铁部分线路车站,相关环境采样均为阴性2025-07-06 12:48
Rajesh Exports将投资30亿美元,建立印度首家电子显示器工厂2025-07-06 12:48
硬抗美国施压!荷外贸大臣:对华出售光刻机 荷兰自有主张2025-07-06 12:03
刘俏:稳增长积极财政仍有空间,可考虑增加长期国债或专项债发行2025-07-06 11:32
工信部翁啟文: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已接近3500亿元2025-07-06 13:50
外媒:受高通胀拖累,英国4月GDP再下降0.3%2025-07-06 13:40
励志!新东方名师“双语带货”,股价2天翻倍!中国合伙人故事继续?2025-07-06 13:33
陷入增收困境,民生银行如何重获核心客户?房地产资产持续压降,来看最新回应2025-07-06 13:09
中国制造业加速出海 世界杯亦是“里程碑”2025-07-06 12:48
欧派电动车因电池防篡改不合格被罚47万元2025-07-06 12:21
北京市通州区12个街乡开展区域性核酸检测,共划定封控区16个2025-07-06 12:02
美媒:对俄制裁令全球企业损失近600亿美元2025-07-06 11:54
民政部: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并扩大试点范围2025-07-06 11:44
上海:密接“7+7”期间赋红码,密接的密接7天赋红码2025-07-06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