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又一轮国家药品集采尘埃落定:平均降价48%,新规下6家企业中标资格“得而复失”!

又一轮国家药品集采尘埃落定:平均降价48%,新规下6家企业中标资格“得而复失”

时间:2025-07-05 22:47:54 来源:动之以情网 作者:综合 阅读:240次

7月12日,得而复失第七批国家药品带量采购在南京完成投开标。又轮药品据《人民日报》报道,集采降此次集采最终产生60个拟中选产品,尘埃平均降价48%。落定从降价幅度看,平均与前几批集采相当。新规下

总结这一次集采的企业特点,大致可以总结为“三多”:

1、中标资格竞标企业多:据报道,得而复失参与此次集采的又轮药品企业数量接近300家,达到历次之最。集采降

2、尘埃大品种多:据统计,落定此次集采的平均61个品种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终端合计销售额约700亿元(2021年),其中超10亿元大品种多达20多个,硝苯地平缓释控释剂型、美罗培南注射剂均超60亿元。

3、多个品种出现多家企业竞标: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统计,合计61个竞标品种中,竞标企业达到或超过10家的品种就有接近20个,其中竞争最激烈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共涉及28家竞标企业,而这28家企业中最终只能产生10家中标企业。

“得而复失”的中标资格

自2018年底至今,国家医保局已累计开展了七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其中第一批25个品种分两轮集采,先于“4+7”城市试点,后扩围至全国;第六批则是胰岛素专项集采,也是国家集采首次拓展到生物药领域。

随着集采的持续深入,相关规则的设置也日趋完善。以这一次的集采为例,“要求中标企业不得转让批文”、“新增备选企业”等多项规定便被业内视为是“堵漏洞”之举,其目的是为了完善此前集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企业中选后更换厂家”、“供应不及或因意外中断”等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在竞标规则上,此次集采还出现了一项重大变化。即在“拟中选企业确定准则”上,此前入围企业报价符合三个条件之一的,便可获得拟中选资格。但这一次,拟中选规则有了进一步的细化,被分为两种场景。

其中,“情形一”的三个条件仍然与此前相同,但增加了“情形二”的两个条件。

对此,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新的“拟中选企业确定准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竞标压力。

“在此前的集采中,有一些品种存在最高中标价和最低中标价价差较大的情况,有的两者甚至相差近十倍。在旧的‘拟中选企业确定准则’下,这些报价较高的品种仍能中标,但在新的规则下,就有落标的可能。”对方表示。

据其解释,因为依据新的规则,竞标结束后,还要计算61个品种的最高中标价与最低中标价的比值(以单位可比价计),然后进行排序, 比值结果降序排列中前6名的品种的最高中标价企业仍将被淘汰。

换句话说就是,当企业以最高价中标的时候,仍有可能痛失“到手”的中标资格。如果想确保中标资格,那就不能以过高的价格竞标。

因此,此次集采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淘汰6家企业。目前,到底是哪6家企业在最后关头又不幸出局仍不得而知,不过从已经获得一些消息看,这次集采确有超低报价频频流出,包括:1元/颗的奥司他韦;从108元到3元,直降97%的明星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等。

5中4,恒瑞丢标替莫唑胺

同此前一样,这一次集采同样迎来多家行业龙头的参与。齐鲁制药和扬子江药业两家企业继续领衔,分别有17个和14个品种参与竞标。另外,恒瑞医药(600276.SH)、(03692.HK)、华海药业(600521.SH)、科伦药业(002422.SZ)、(01177.HK)等集采老兵也分别有数个品种参与。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翰森制药6个竞标品种中,5个品种顺利中标,分别为注射用米卡芬净钠、盐酸厄洛替尼片、马来酸阿法替尼片、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盐酸鲁拉西酮片,唯一一个落标品种为替加环素。

恒瑞医药此次有5个品种参与竞标,其中磺达肝癸钠、帕立骨化醇、伊立替康、盐酸头孢吡肟4个品种中标。

4个中标品种中,又以晚期大肠癌化疗药伊立替康的市场销售为最大,在20~30亿之间。而作为国内首仿厂家,恒瑞医药亦坐拥盐酸伊立替康国内市场最大份额。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恒瑞医药两大产品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合计拿下了国内61.39%的市场份额。

不过,虽然打赢了伊立替康的市场保卫战,但公司在经典脑胶质瘤药物替莫唑胺的竞标中却不幸失利。

据有关分析,替莫唑胺作为脑胶质瘤的一线用药,暂无可替代品种,厂家少,后续也暂无其它申报企业,因此竞争格局较好。其口服胶囊剂型年销售额最高超20亿,注射剂虽不在医保目录,但也有很大潜力。

恒瑞注射用替莫唑胺由于上市较早,因此同样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份额。但在2021年,该品种又有江苏天士力、江苏奥赛康、上海汇伦三家企业新获批上市,而这一次正是这三家企业拿下了中标资格,后期或会通过集采加速医院开发,与恒瑞平分市场。

作为国内头部制药企业,恒瑞因为多个仿制药产品参与集采降价,导致业绩承压,公司并在2021年Q2出现近十年最差单季表现,当季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滑。同一年,恒瑞医药的股价在年初创下历史高点后亦开启了一路向下的模式。

恒瑞医药何时能走出集采影响一直是市场关心所在。此前有观点认为,在第五批集采之后,恒瑞被纳入集采的大品种已经不多,因此集采对公司影响将慢慢减弱。但从最新披露的财报看,恒瑞2022年Q1营收、净利双双下滑,显示公司基本面仍难言向好。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模塑科技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 公司董事长曾违规报销约357万元
  • “亚洲金融危机25周年的回顾与启示”国际研讨会举行,与会人士呼吁防范世界经济风险还需加强合作
  • 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经历最艰难的一年
  • 小红书8年梦碎电商:有命种草,没命变现
  • 河南安阳火灾事故致38死2伤:员工无证违规进行电焊作业
  • 苹果Boot Camp启动转换助理6.1.16更新:新增WiFi WPA3支持
  • 韩媒抱怨美日背后给韩国捅刀:一个在补贴中排韩,一个间接参拜靖国神社
  • 达达集团:董事长兼CEO蒯佳祺荣休并辞任 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将出任董事长
推荐内容
  • 国家卫健委:加强重症力量储备非常必要
  • 重要子公司股权被“偷卖” 未名医药再收关注函
  • 8月23日机构对金融市场观点汇总
  • “亚洲金融危机25周年的回顾与启示”国际研讨会举行,与会人士呼吁防范世界经济风险还需加强合作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11月23日斥资7920.48万港元回购2253.4万股
  • 福建省房地产业协会租赁专委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