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业内人士:推出豆类三个期权具有良好基础!

业内人士:推出豆类三个期权具有良好基础

时间:2025-07-06 10:18:58 来源:动之以情网 作者:热点 阅读:758次

期货日报

大商所将于8月8日上市黄1号、业内有良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人士业内人士表示,推出相关期权的豆类上市将进一步丰富油脂油料衍生工具的服务和供给,为维护我国油脂油料产业稳健发展、个期保障供给安全贡献期货力量。权具同时,好基期权投资者的业内有良套期保值理念和操作手法日趋成熟,期权业务相关制度、人士技术不断完善,推出交易所和期货公司控制风险的豆类能力持续提高,都为黄大豆1号、个期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平稳上市打下了坚实基础。权具

期货市场稳健运行为期权上市打下基础

油脂油料是好基大商所发展最为成熟、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业内有良期货品种系列之一。从1993年上市大豆等期货开始,大商所油脂油料板块已逐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和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工具的多元化。

多年以来,大商所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货运行平稳,市场流动性充裕。特别是近年来通过“一品一策”不断完善合约规则、优化交割布局,品种的运行质量持续提升。2021年,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货的日均成交量分别达到20万手、7万手和94万手,日均持仓量分别达到17万手、5万手和73万手。

从投资者结构来看,在大商所大豆系列期货品种上,产业客户和机构客户参与程度较高,且保持稳步增长。据统计,近几年来,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三个期货品种参与客户数平均在15万户以上,单位持仓占比平均在50%以上,均是大商所市场结构较好的品种。特别是随着国内大豆系列期货的发展和完善,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生产、贸易和消费企业利用期货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目前,国内90%以上的大中型油脂油料企业都深度参与了大豆系列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为更多期权上市积累了良好的产业客户基础。

新湖期货油脂高级分析师陈燕杰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及豆油期货上市以来,成交活跃,市场运行稳健,市场参与主体专业、成熟。部分企业和机构还曾参与国际期权品种或国内场外期权交易,多数企业也拥有豆粕期权和油期权交易经验。因此,在人员、内控、软硬件等方面,可以直接利用现有资源,这将为大豆系列品种期权的稳起步打下坚实基础。

期权市场日益成熟为上市提供经验保障

自我国首个商品期权——豆粕期权2017年在大商所上市以来,大商所期权品种不断丰富、功能发挥日益显现、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已经逐步形成了较完备的规则制度体系,为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上市提供了制度保障,并积累了监管经验。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大商所期权累计成交量1.0亿手,累计成交额1091.4亿元,日均持仓量126.7万手,同比分别增长78.6%、119.4%和21.7%,占全国商品期权市场的比例分别为47.6%、41.5%和55.7%。特别是豆粕期权上市交易已有5年,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功能逐步发挥,2021年成交3799万手,成交规模连续4年位居国内商品期权首位,连续两年位列全球农产品期权首位。

南华期货研究所期权分析师周小舒表示,我国目前上市的商品期权逐渐覆盖国内各个行业,期权定价合理,运行稳健,期权和期货价格联动性较强,反映出我国商品期权市场日益成熟。

据了解,目前,大商所在期权的合约设计、风险管理、交易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和做市商管理办法等方面,已建立起完备的业务规则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大豆系列期现货市场运行特点,经过广泛的市场意见征集和调研,大商所沿用已有成熟的设计思路,完成了相关品种的期权合约参数设计,被市场参与各方认可和接受。

此外,近年场外期权以及以场外期权为基础的“保险+期货”的广泛应用,让相关产业企业、金融机构对期权工具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实践,能更好利用场内期权对冲风险。各主体也期待着更多场内期权工具的上市,以进一步降低“保险+期货”等对冲成本,更好服务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全国中小微养老机构承租国有房屋,租金减免至今年年底
  • 8月24日汇市观潮:欧元、英镑和日元技术分析
  • “路上有枪战”!多名上海车主遇“惊魂”提示!官方辟谣背后,车联网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
  • 蔡英文发文悼台南警察 岛内网友怒怼
  • 外汇交易提醒:疫情担忧打压商品货币,美元升至逾一周高位
  • 快手国内业务单季盈利,程一笑:日活增长和成本“良性剪刀差”
  • 一图读懂!中欧班列发展报告亮点数据来了
  • 中国平安姚波:公司股价目前处于历史低位,股价被低估
推荐内容
  • 假冒“连花”系列药品在市场上出现,以岭药业:保留追责权
  • 网红轻食,我yue了
  • 银保监会: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办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 新晋“鹰王”卡什卡利:最大担忧是美联储误判通胀形势
  • 美媒披露谷歌前CEO鼓动对华“冷战”的“生意经”
  • VR新技术路线受青睐 25只概念股业绩有望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