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继高盛、小摩发出警告后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喊话:预计新兴市场将迎来抛售!

继高盛、小摩发出警告后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喊话:预计新兴市场将迎来抛售

时间:2025-07-05 18:31:42 来源:动之以情网 作者:知识 阅读:377次

全球最大的继高基金将迎公开上市对冲基金英仕曼集团(Man Group Plc)认为,新兴市场将迎来抛售。盛小市场英仕曼集团表示,告后今年以来风险资产的全球大幅反弹并不是因为经济基本面改善,风险资产的对冲走势将出现逆转。

新兴市场的喊话资产在2023年初出现了反弹,投资者在年初以接近创纪录的预计速度涌入新兴市场的股票和债券。新兴市场债券上个月出现了十多年来的新兴最大涨幅,新兴市场欧洲美元债(Hard Currency Bond)自去年10月中旬以来的抛售回报率约为13%。不过,继高基金将迎受印度阿达尼集团暴跌以及美联储加息计划的盛小市场影响,华尔街看好新兴市场的告后理由正在出现裂痕。近日,全球高盛和摩根大通均警告投资者采取更具选择性的对冲投资策略。

继高盛、喊话小摩发出警告后,英仕曼集团的新兴市场债务策略主管Guillermo Osses同样表示:“我们预计未来两个月内新兴市场将出现抛售。”“人们增加了风险敞口,大部分反弹可能已发生。当流动性状况转向时,他们会发现自己做多了估值已经非常高的风险资产。这就是我们认为新兴市场会遭到大幅抛售的理由。”

在伦敦上市的英仕曼集团目前管理资产规模1380亿美元,其中将近一半资产位于欧洲、中东和非洲。据媒体统计,去年Guillermo Osses管理的英仕曼新兴市场债券基金跑赢了99%的同类基金,年回报率为2.4%,而业界同类基金平均亏损14%。

Guillermo Osses的预测主要基于美国财政部的现金余额自去年10月以来的下降。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至今年1月中旬,美国财政部存放在美联储的现金减少约3490亿美元,尽管此后有所回升。Guillermo Osses表示,这种变动代表大量流动性注入市场,而投资者忽视了这一点。他解释称,正是由于金融系统中有来自美国的额外资金,所以即使新兴市场有时候出现一些“糟糕的基本面消息”,市场也没有重大反应。

Guillermo Osses表示:“在我们看来,我们能想到的对大幅上涨的唯一解释就是美国财政部注入了流动性。”“市场的价格走势与基本面不一致,因为注入的流动性是巨大的。这就是我们认为资产上涨忽略了有关基本面的消息的原因。人们在一次反弹之后会把这些事情合理化。”

Guillermo Osses指出,美国财政部1月开始实行的措施扭转了财政部在美联储现金余额的变动走势,1月下旬余额开始回升,这导致金融系统出现了量化紧缩带来的效果,即流动性减少。也就是在同一时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出现逆转。

Guillermo Osses补充称:“我们预计,流动性的撤出将导致抛售,而由于投资者持有大量风险资产敞口,且持有大量需要平仓的头寸,这将使抛售更加严重。”

英仕曼集团对新兴市场的悲观看法与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大行的乐观看法形成了鲜明对比。摩根士丹利曾表示,新兴市场领跑的十年已经开始。高盛新兴市场跨资产策略研究主管兼董事总经理Caesar Maasry则预计,新兴市场股票还有近10%的上涨空间。

不过,新兴市场自年初以来的强势上涨也令一些多头保持谨慎。高盛投资组合管理团队成员Angus Bell表示:“目前还不是可以不加选择地买入(新兴市场资产)的时候。”“对于去年面临严重压力的一部分新兴市场来说,宏观环境并未发生巨大的变化以至于它们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完全消失了。”以Jonny Goulden为首的摩根大通分析师表示:“短期我们反对追高的主要原因是新兴市场资产上涨速度过快,短期内保持谨慎是有必要的。”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关联交易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47.8% 昱品科技收半年报问询函
  • 再曝被动减持 “宝能系”或失中炬高新控制权
  • 伊利跌停背后市场在担心什么?核心产品液体乳收入下滑 成本费用高企扣非净利润仅增长0.45%
  • 瑞信Q3巨亏40亿美元,环比扩大153%,大刀阔斧改革能逆风翻盘吗?
  • 刘强东:明年1月起京东高管降薪10%-20%、100亿投向基层员工
  • 上海控烟条例又有新举措:公共场所全面禁止电子烟
  • 金融监管部门密集表态:资本市场长期向好基础不变
  • 六大行三季报出炉!前三季归母净利润合计超万亿元,“宇宙行”稳居首位
推荐内容
  • 视频|陪伴类机器人市场会爆发式发展吗?
  • 万科企业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归母净利润170.5亿元同比增长2.17%
  • 林伯强:继续推进能源革命,确保能源安全
  • 马斯克出现在推特总部 收购应该没有悬念了
  • 多位美联储官员放“狠话”:“不惜一切代价”抗通胀,但也有人对下调加息幅度松口
  • 中国太保第三季度净赚69亿增逾29%,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速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