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100多元买齐白石、徐悲鸿的数字藏品,是投资还是坑?!

100多元买齐白石、徐悲鸿的数字藏品,是投资还是坑?

时间:2025-07-06 05:03:34 来源:动之以情网 作者:热点 阅读:761次

中新网7月17日电 题:100多元买齐白石、多元徐悲鸿的买齐数字藏品,是白石投资还是坑?

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

花百元就能收藏名家“作品”,你动心了吗?徐悲

近日,数字藏品在各个平台上热销,鸿的还坑138元就能买一副齐白石《虾趣图》数字藏品、数字128元买徐悲鸿数字墨马藏品、藏品59元买一个数字藏品盲盒……平台发行时都宣称“全球唯一”。投资

但人们不禁要问:这类藏品靠谱吗?多元投资升值空间到底有多大?

数字藏品网上热销 包罗万象

铸造NFT数字藏品就是将原来的图像、音乐、买齐视频等,白石存放在区块链上,徐悲每一个都有编号,鸿的还坑无法篡改。数字

某平台发售的藏品齐白石作品数字藏品。(截图)

中新财经注意到,目前发行数字藏品的平台数不胜数,国内有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得物等。国际上,也有耐克、阿迪达斯、LV等国际大牌的身影。数字藏品种类包罗万象,可以说万物皆可NFT数字藏品。

中国信通院向中新财经提供的最新素材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数字藏品平台近700家。

数字藏品一般是限量发行,“全球限量”是平台宣传的关键词。随着数字藏品的发展,记者注意到,部分企业甚至把盲盒和数字藏品结合在一起对外发售,在稀缺中再营造“稀缺性”。

例如,7月12日,宣布发布“洋葱头数字藏品追梦系列”,发售5237份,采用盲盒机制,其中还有隐藏款。

来自Chainalysis(区块链数据分析公司)的数据显示,2022年6月,全球NFT销售额超10亿美元,去年6月为6.48亿美元,今年1月为最高值126亿美元。

如今,数字藏品已经成为元宇宙和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应用,甚至有分析称,数字藏品是元宇宙的第一战。

中国计算机协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近日在“2022可信区块链生态大会暨首届信任科技大会”上表示,在数字资产领域,区块链数字藏品类的应用数量最多,占区块链数字资产应用总数的97%。这其中普通数字藏品占到了68%,以NFT的形式通过NFT交易平台发行的占32%。

警惕!背后交易风险隐现

数字藏品火热的一个原因是作品可能存在的升值价值。

2021年8月,NBA球星史蒂芬·库里用约18万美元买下某NFT作品并将其一社交平台头像更换为该作品后,NFT数字藏品“交易热”持续至今。

不过从国内来看,这样的条件并不成熟。记者注意到,大部分数字藏品平台显示不支持交易。因为无法交易,国内对数字藏品的价值观点不一。甚至有网友调侃:

低情商:这不就是几张jpg图片吗?

高情商:全球唯一,升值空间巨大。

今年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三协会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倡议不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持续挂牌交易、标准化合约交易等服务,变相违规设立交易场所。

不过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一些数字藏品的发行方支持“转赠”功能,虽然是免费赠送,但有分析指出,可能会存在线上赠予线下交易的可能。

而这样的数字藏品定价混乱,同一个发行平台,发行的同一批数字藏品在二手电商平台上,有的显示售价几十元,有的几千元。

但从国际上看,目前存在一些知名的交易平台,而且现在不少数字藏品支持每一次交易创作者都能分成,所以,“艺术品最大的升值方式竟然是烧掉它。”

有分析称,与国外NFT数字藏品市场相比,当前国内的数字藏品市场出于监管要求,藏品的二次交易属性是相对弱化的,创作者的版权及权益保护是强化的,功能仅限于支持个人收藏、使用或无偿转让。

版权问题亟待规范

除了交易可能带来的炒作风险,版权风险是行业关注重点。

以目前市面上的齐白石、徐悲鸿作品数字藏品为例,到底是真是假,版权是否合规?普通消费者难以判断。

徐悲鸿美术馆微博截图。

5月28日,徐悲鸿美术馆曾发微博称,某些数字平台以徐悲鸿先生的名义为噱头发售相关数字藏品,这些数字藏品的原始作品有些为假冒作品,有些不能提供完整的溯源证据,有些作品与徐悲鸿先生根本无任何关联。

但后续有平台表示,徐悲鸿先生过世已超过50周年,所以拍卖所得的拥有者方具有独立授权来跟平台合作的权利。

无讼合作律师、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袁星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称,如果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他人具有著作权的作品变成NFT数字藏品并出售,这毫无疑问是侵权的。

袁星还指出,著作权保护是有期限的,作者是自然人的,大部分著作权保护期是有生之年延续至死后50年,“当然著作权保护期、著作权权属可能是个更复杂的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去判断。”

“一个原则是,如果原作品著作权在保护期内,需要经过著作权人同意;在保护期外,作品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将这个作品变成数字藏品。例如,从著作权的角度看,任何人可以把三国演义变成数字藏品。”袁星称。

可信数藏平台上不同数字藏品类型占比。图片来源:中国信通院供图

针对数字藏品存在的种种乱象,中新财经从中国信通院获悉,7月14日,中国信通院等36家单位已签署自律公约,发布可信数藏平台,旨在打造自律合规的生态社区,助推数字藏品健康可持续发展。

“可信数藏平台接入的发行平台19个,已发行的数字藏品464万份,总价值1.72亿元,所有平台均不允许二级市场交易,35%的平台不允许转赠。”中国信通院称。(完)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开幕
  • 宝龙地产的“坎”:遭标普下调评级展望至负面 家族化管理是否得当?
  • 禽流感在美蔓延,导致蛋价上涨并威胁禽肉出口
  • 估值超500亿的柔宇已6个月发不出工资 一直说“融资正推进 资金即将到账”
  • 超7亿资产被查封冻结“瞒而不报” ST星源收罚单 实控人被罚百万
  • 美军“鱼鹰”又出事!参加北约军演坠毁后在本土坠海
  • 一些企业被美国证监会列入有退市风险清单,中国证监会回应
  • 郁亮:万科已取消集团高管层级,所有人都要下沉到前线
推荐内容
  • 中国银保信公布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 涵盖6家险企7款产品
  • 东方电气发布2021年业绩 归母净利22.89亿元同比增长22.93%每10股派2.3元
  • 上海浦东新区卫健委通报对浦东120急救中心的调查情况
  • 东航飞行事故发布会:飞机残骸搜寻基本完成
  • 东方雨虹控股董事长李卫国出席2022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 奈雪的茶向现实低头:运营效率降低持续亏损 市值蒸发超2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