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娱乐 >>正文

《2022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发布,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排名领先

娱乐574人已围观

简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果 成都报道1月4日,第五届金融科技发展峰会在成都召开,并发布《2022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下简称《报告》)。《报告》由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果 成都报道

1月4日,天府第五届金融科技发展峰会在成都召开,中国指数并发布《2022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下简称《报告》)。金融江苏

《报告》由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科技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编制,发布通过构建“金融科技基础环境”、北京“科学技术资源”、广东“金融科技市场发展程度”3个一级指标、上海15个二级指标及逾百个三级指标,排名对全国31省(自治区、领先直辖市),天府以及19个样本城市的中国指数金融科技发展情况进行衡量。

东部沿海地区金融科技实力领先

在评价结果方面,金融江苏《报告》将31个省(自治区、科技直辖市)分为4个梯队。发布其中,北京、广东、江苏、上海为“领先梯队”;山东、浙江、四川、湖北、湖南、安徽组成“优势梯队”;陕西、辽宁、广西等9省(直辖市、自治区)为“中坚梯队”;其余12省(直辖市、自治区)列“潜力梯队”。

潜力、中坚、优势、领先四大梯队的总得分均值分别为19.09、25.88、32.70、50.46,可以看出领先梯队总得分均值遥遥领先其他梯队,表明我国不同地区的金融科技发展尚呈现较明显的分化状况,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仍较为领先。

在城市维度,传统四大一线城市在金融科技上的竞争力依旧明显。其中北京在各个维度的评价中仍保持优势,以78.77分的总分排名19城首位,同时与排名2-4位的上海、深圳和广州共同构成了我国金融科技的“领先梯队”。

成都以37.48分的得分,列19城第5位,并与排名6-8位的南京、杭州和长沙构成我国金融科技的“优势梯队”。此外、武汉、重庆、西安等6座城市列“中坚梯队”,潜力梯队则由沈阳、佛山和郑州3城构成。

同时,《报告》分别从产业、人才、监管三个角度,总结梳理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优势城市的特色举措,为城市优化金融科技生态提供了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金融科技道路的经验参考。

我国金融科技仍具备持续发展前景

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会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晓玫对《报告》内容进行了介绍。

在金融科技的行业生态方面,张晓玫表示,由于疫情反复,2022年国内就业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但金融科技行业就业前景依旧明朗,其重要表现为该行业薪资水平持续走高,在全行业内保持前列。

进一步讲,张晓玫将此现象归结为金融科技人才的供需严重失衡。“虽然2022年毕业生人数规模及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但大量毕业生中能够符合业界需求的‘技术+金融’复合型人才依旧稀缺,由此说明未来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调整,高校需加强与业界联动,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真正与行业接轨的复合型人才”,她表示。

2022年年初,央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提出“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的发展愿景,《报告》也发现,2022年我国涉及金融科技的专利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升,同时技术标准也在不断完善,规范与创新共存,表明我国已形成针对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的标准体系,保障技术在有序迭代中生长。

同时,《报告》关注到,近几年业界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视极大程度激发了相关理论的研究热情,仅维普数据平台所显示的2022年大数据相关核心论文数量远超其他技术领域。

此外,《报告》发现,2022年金融科技技术领域的融资项目数量及金额依旧保持了高速增长。

“从不同阶段融资项目的技术领域分布来看,人工智能项目走向成熟并最终上市的可能性更高,这也吸引了大部分资金涌向该领域。”张晓玫称。

(作者:李果 编辑:陈洁)

Tags:

相关文章

  • 守望麦田,守来了世界小麦史上的奇迹!

    娱乐

    小麦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跟随《端牢中国饭碗》一起去看看吧!麦田里的优等生这是一场特殊的面包品鉴会参与者不是美食家而是小麦育种科学家他们聚在一起观察、品尝各种面包只为了挑出一个“最强参赛 ...

    娱乐

    阅读更多
  • 东部战区出动上百架多型战机

    娱乐

    东部战区空军和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出动上百架歼击机、轰炸机等多型战机,奔赴台岛北部、西南、东南空域,执行跨昼夜联合侦察、空中突击、支援掩护等任务。10余艘驱护舰连续位台岛周边海域展开,实施联合封控行动, ...

    娱乐

    阅读更多
  • 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银行业持续助力低碳转型

    娱乐

    日前,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分别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原则》《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以金融手段支持“双碳”目标。今年以来,银行业持续助力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信贷投放方面,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我国本外币 ...

    娱乐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