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六部委发文推动绿氢规模化应用,产业链未来年产值将达数千亿!

六部委发文推动绿氢规模化应用,产业链未来年产值将达数千亿

时间:2025-07-05 18:18:16 来源:动之以情网 作者:休闲 阅读:373次

原标题:六部委发文推动绿氢规模化应用,部委产业链未来年产值将达数千亿

在碳达峰、发文碳中和目标以及氢能政策愈加明朗的推动背景下,氢能地位逐步提升,绿氢资本、规模央企、用产业链亿民企等纷纷竞逐氢能赛道,未年整个产业发展有望提速。产值而氢能中的将达绿氢,则越来越备受关注。数千

4月7日,部委工信部、发文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绿氢到2025年,规模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并多次提及绿氢。

《意见》要求,加快突破新型催化、绿色合成、功能-结构一体化高分子材料制造、“绿氢”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

氢气分成灰氢、蓝氢和绿氢。其中,绿氢主要是指利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产生的氢气。与当前主要使用的灰氢和蓝氢相比,这类氢气在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碳排放。

绿氢主要由电解水方式获得,包括碱性电解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等不同技术路线。当前,国内氢气主要由煤制氢(46%)、天然气制氢(23%)、工业副产氢(30%)构成,绿氢占比仅为1%。

关于绿氢的发展,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与此同时,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双碳”目标下,内蒙古、山西、甘肃、吉林、河北、四川全国多个省区正在布局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建设。

而在企业方面,、协鑫集团、、隆基集团、等企业正在布局绿氢生产。其中,中国石化已经锚定建设“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的目标,并加快推动氢源由灰氢向蓝氢、绿氢转变。这也意味着,绿氢已经成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发布的研报预测,预计2050年,氢能在全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有望达到10%,年化可减排约7亿吨,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其中,电解水制氢市场规模7000亿元、加氢站1000亿元、氢能汽车10万亿元。这也意味着,未来,绿氢的产业链年产值高达7000亿元。

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并非一蹴而就。“制氢可以采取化石能源制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两种技术路线相结合。”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技术开发部经理何广利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首先,通过化石能源制氢把氢燃电池汽车产业的基础打好,然后再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慢慢实现过渡。”他认为,这是一种获取氢气和降低制氢成本的好办法。

限制绿氢大规模开发应用的首要因素是制氢成本,主要体现在电力成本与电解水系统造价成本高,其中电价是最大的限制因素。此外,绿氢的生产地通常是在风光资源丰富的“三北”偏远地区,而使用地则是在人口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或工业区,存在资源与市场的错配难题,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氢气储存和输运网络渠道,限制了绿氢的规模发展。

据勘探开发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氢能与燃料电池业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与绿氢全产业链的规模发展,考虑到化石能源短缺、碳税增收、环境污染等因素,绿氢将逐渐具有价格竞争优势,预计2030年以后将实现规模化利用。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谷歌员工坐不住了:担心公司即将进行大规模裁员
  • 国家网信办依法查处“超凡清理管家”等135款违法违规App(名单)
  • 强强联手!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和航空工业沈飞“联姻”
  • 收盘:鲍威尔称将继续加息 美股收低道指跌逾500点纳指下挫3.4%
  • 全国中小微养老机构承租国有房屋,租金减免至今年年底
  • 先给胡萝卜,再给一大棒!美联储隔夜再现“市场操纵术”
  • 俄媒文章:中国爱好和平政策结出经济硕果
  • 李大霄:联储利率预期抬升美股狂泻 A股收复3000点地平线迈步从头越
推荐内容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营收704.7亿元 同比下滑9.7%
  • 48家券商前三季度总营收超3900亿元
  • 过紧日子!财政部再出招,盘活这些国有资产
  • 上海苏州河新图景展示精细化治理新路径
  • 资金成本低至4.1%,招商蛇口“双百战略”正逐步落地
  • 美联储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声称将考虑加息影响的滞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