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文明确下一步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总体思路 16条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文明确下一步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总体思路 16条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时间:2025-07-06 01:09:15 来源:动之以情网 作者:知识 阅读:869次

原标题:央行、央行银保银保监会联合发文明确下一步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总体思路

16条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刘 琪

11月23日,监会金融举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中国人民银行 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联合路条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从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发文房地房地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明确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下步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支持展阶段性调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产市场总促进产市场平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等六个方面提出16条措施,体思明确了下一步房地产金融工作的稳健总思路。

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

发行债券融资

在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方面,央行银保《通知》提出6条举措,监会金融举措包括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联合路条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发文房地房地稳定建筑企业信贷投放,明确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保持信托等资管产品融资稳定。

《通知》提出,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治理完善、聚焦主业、资质良好的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同时,《通知》提出,支持各地在全国政策基础上,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当地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通知》明确,对于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基于商业性原则自主协商,积极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项目完工交付。自通知印发之日起,未来半年内到期的,可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可不调整贷款分类,报送征信系统的贷款分类与之保持一致。

《通知》还提出,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推动专业信用增进机构为财务总体健康、面临短期困难的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提供增信支持。

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

提供“保交楼”专项借款

在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方面,《通知》提出2条措施,一是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提供“保交楼”专项借款。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按照有关政策安排和要求,依法合规、高效有序地向经复核备案的借款主体发放“保交楼”专项借款,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加快建设交付。二是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在专项借款支持项目明确债权债务安排、专项借款和新增配套融资司法保障后,鼓励金融机构特别是项目个人住房贷款的主融资商业银行或其牵头组建的银团,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专项借款支持项目提供新增配套融资支持,推动化解未交楼个人住房贷款风险。

在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方面,《通知》提出2条措施,一是做好房地产项目并购金融支持。鼓励商业银行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业务,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受困房地产企业项目。二是积极探索市场化支持方式。对于部分已进入司法重整的项目,金融机构可按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原则,一企一策协助推进项目复工交付。

在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方面,《通知》提出2条措施。一是优化住房租赁信贷服务。引导金融机构重点加大对独立法人运营、业务边界清晰、具备房地产专业投资和管理能力的自持物业型住房租赁企业的信贷支持,合理设计贷款期限、利率和还款方式,积极满足企业中长期资金需求。二是拓宽住房租赁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住房租赁企业发行信用债券和担保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专项用于租赁住房建设和经营。稳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另外,在阶段性调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方面,《通知》提出,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对于受疫情等客观原因影响不能如期满足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银保监会派出机构根据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有关规定,基于实际情况并经客观评估,合理延长其过渡期。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建设银行:已完成赎回400亿元次级债券
  • “华融+中信信托+银团” 纾困融创董家渡项目细节曝光
  • 天山检爱司法救助专项基金成立
  • 深港口岸实探:通关预期不断升温 有商铺重新营业
  • Wedbush:iPhone 14供应严重短缺 苹果黑五周末销量或降至约800万部
  • 雷神技术涨2% 正考虑以高达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其驱动部门
  • 2700亿“矿茅”,摊上大事了,因为非法采矿!
  • 从外汇市场交易时间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
推荐内容
  • 人才购房新政,来了!
  • 董责险2022年投保量、费率齐升, 会成为董监高的“万能护身符”吗?
  •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谢国明:面对不确定性,坚守长期主义
  • 2022年央行工作盘点: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
  • 人民日报评论员:在新征程上作表率当模范
  • 美股空头去年狂赚3000亿美元,做空特斯拉最赚钱